珠江新城项目获评“广东省双优工地”
广州粤海金融中心项目效果图
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。从2017年8月总包入场到2022年10月竣工备案,珠江新城项目在长达5年的建设过程中,未发生任何伤亡责任事故、设备事故及火灾事故。近日,珠江新城项目通过广东省建筑安全协会验收,获评“广东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”和“广东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”(“广东省双优工地”)。
高起点谋划,高标准部署创优工作
珠江新城项目位于广州中轴线,总建筑面积312,207平方米,塔楼最高达284米,既是粤海集团重点项目,也是广州地标建筑,具有很强的样板价值。开工伊始,粤海集团高起点谋划,高标准部署,确立了工程创优目标,决心将项目打造成为标杆示范工程。集团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情况报告,多次到项目现场实地调研,反复叮嘱项目公司要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,杜绝各类事故发生。粤海置地积极协调内外部安全生产专业力量,指导帮助珠江新城项目公司开展创优工作。项目公司切实履行安全生产首要责任,专门成立创省市示范工地领导小组,加大安全管理专业人员配置,与各参建单位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,落实安全生产制度规范,编制了各种专项安全方案、创标化策划书、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,高质量推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。
紧盯关键环节,筑牢安全生产屏障
由于珠江新城项目建设体量大,其安全风险种类较多、分布较广、管控难度较大。其中,有危大工程35项、班组36个,高峰期现场施工人员达1986人,存在火灾、坍塌、高坠、触电等12类事故风险。粤海城投作为建设单位,精准施策、靶向发力,紧盯危大工程事故这个建筑施工领域的“头号杀手”,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危大工程“六不施工”要求;紧盯特殊作业安全风险,坚决落实好动火作业“三个一律”、高处作业“五个必须”、有限空间“七个不准”等特殊作业管理规定。
为确保安全生产各项规定从“纸面”落到“地面”,从“墙上”走到“心上”,粤海置地实施多层面、立体式检查,不断强化施工过程监督。粤海置地班子成员细化落实包片项目安全生产检查责任,对项目开展“点检式”“体检式”“确认式”安全检查,对问题隐患溯源管理缺陷,由点及面研究改进措施,做到检查一次提升一次;粤海置地业务部门采用远程监控系统,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 24 小时实时监控,并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每月对项目安全生产进行检查、打分和排名;项目公司扎实开展日常巡检,健全激励约束机制,逐月考核安全目标完成情况,倒逼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落细落到位。
落实施工规范,把班组培育成坚固防线
安全生产在一线,基层班组是关键。项目公司狠抓班组安全作业主体责任落实,健全班组长负责、人员安全奖惩和违规清退等机制,强化对施工一线的教育监督考核,时刻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》(JGJ59-2011)《广州市建设工程扬尘防治“6 个100%”管理标准图集(V2.0版)》《广州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围蔽指导图集(V2.0 版)》《广州市房屋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指导图集(防高坠篇)》等各类标准规范管理,提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水平,努力把班组培育成为坚固的安全防线。进场前,面向班组开展三级安全教育、安全交底;施工过程中,定期组织工人召开安全总结会,播放讲解上月安全违章照片;工闲时,在工人饭堂开办农民工学校,在工人休息区张贴宣传海报,通过举办知识讲座、综合演练、有奖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,不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。
抓好文明施工,积极打造绿色环保工地
珠江新城项目毗邻花城广场和黄埔大道,地理位置显著,受关注程度高。为减少项目施工给市容市貌和周边市民工作生活的影响,项目公司多管齐下加强建设工地管理,确保工地文明施工常态化,努力把建筑工地打造成为城市风景线。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,在混凝土泵车放置处设置隔音棚,切实降低噪音扰民影响;施工现场实行硬地化,种植绿色植物,美化城市绿色景观;设置砂浆搅拌机防护罩和移动切割机防护罩,封闭垃圾堆放点,在工地围墙及外脚手架上设置自动洒水系统,定时喷洒,确保降尘防尘效果;在大门口设置储水箱,把地下水及施工废水收集起来循环利用,用于进出车辆清洗,保障道路干净卫生整洁。
近年来,粤海置地全面落实国务院“十五条”、全省“六十五条”具体措施和集团安全生产工作部署,安全生产工作水平不断提升。珠江新城项目获“广东省双优工地”荣誉,是对粤海置地安全生产工作的认可和肯定。下一步,粤海置地将总结推广“双优”工地经验,以点带面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稳步向前。